50多歲的男子被異物卡喉,呼吸困難,情況危急,朋友在將其送往醫院途中,向執勤中的萬柏林分局巡警大隊民警求助。10月15日,民警接到求助后,駕駛警車一路護送,將男子送到醫院,使其得到及時救治。(《太原晚報》10月17日)
相關數據顯示,當遇到心臟驟停情況時,“黃金4分鐘”是救援的最佳時機?,F場第一目擊人通過實施初步急救,完全有可能減輕當事人的痛苦,甚至挽救生命。當遇到交通事故大出血時,如止血不及時,流失的血液超過500毫升至700毫升時就會造成休克。
推進應急急救科普工作,要讓應急救護培訓進社區、校園、企業、機關等。逐步在車站、學校、體育館、景區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顯著位置配備急救箱、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、醫療箱等設備。例如遇到常見的異物卡喉,能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;突發心臟驟停,運用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對患者進行除顫;遇呼吸暫停,要實施心肺復蘇急救。這些施救技能,經過培訓后,普通人都能掌握。對于挽救生命,可解燃眉之急。
推進急救科普,讓急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。
(責編:張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