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以來,新華西社區黨委打造了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,以社區干部、網格員為主體的便民服務幫辦代辦點,并設立專門的幫辦代辦服務窗口,探索“受理辦、上門辦、指尖辦”,把服務觸角延伸至轄區每一位有需求的居民中間。
受理式窗口服務
李霞是新華西社區幫辦代辦窗口負責人。在她的日常工作中,有居民需要幫忙進行養老認證;有居民前來詢問各類證件的辦理;有居民咨詢靈活就業如何辦理社?!晃唤右晃?、一件接一件,面對這樣“熱鬧”的工作場景,李霞總是耐心解答和辦理。
對于群眾來電、來訪,新華西社區有明確的幫辦要求:幫辦代辦窗口負責人能辦理的,當場辦理;不能當場辦理的,一次性向群眾講清楚辦理的依據、時限、程序和所需材料等,并在條件具備后第一時間辦理;如果事項屬于其他崗位職責范圍的,負責引導群眾與具體承辦人員對接,做到“一件事一次辦”,讓問題“到我為止”。
流動式上門服務
高齡老人補貼申報工作開始之時,90多歲的獨居老人徐大媽沒有山西省農村信用社的銀行卡,幫辦代辦員羅威為了老人的事專門去信用社咨詢,并帶領銀行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辦理相關手續。
居民張師傅患有腦梗,行動不便,無法去醫院鑒定殘疾等級。幫辦代辦員王春艷上門拍攝視頻,并將視頻發送至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負責殘疾鑒定的孔醫生,讓居民不出家門就拿到鑒定報告,將貼心服務送上門。
像這樣貼心的服務事例還有不少。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重點人群,新華西社區建立上門服務工作機制,把便民服務送到居民家中,從“人找服務”變為“服務找人”。
指尖式即時服務
新華西社區通過微信群,常態化收集群眾亟需解決的問題,幫辦代辦員第一時間通過“指尖”答復解決,需要上門服務的及時跟進。
居民周大媽想給在外地的女兒寄快遞,可是自己和老伴都不會操作。周大媽通過微信,把需求告訴了網格員岳娜。得知居民訴求后,岳娜很快就來到居民家,拿著物品送到轄區快遞點寄出。周大媽高興地說:“我年紀大了,不會用手機操作寄快遞,行動也不方便,你們幫我們上了年紀的老人跑腿,感謝社區工作人員的用心、貼心?!?/p>
新華西社區黨委負責人表示,將繼續總結經驗,探索服務的好做法,把幫辦代辦工作做得更好,打造有速度、有溫度、有力度的便民服務。